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。其地忽然廣博嚴事。一切衆會皆作金色。
阿難白佛言。世尊。以何因緣有此瑞應。是處忽然廣博嚴事。一切衆會皆作金色。
佛告阿難。是維摩詰文殊師利。與諸大衆恭敬圍繞。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。
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。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。
文殊師利言。善哉行矣。今正是時。
維摩詰即以神力。持諸大衆并師子座置於右掌。往詣佛所。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遶七帀。一心合掌在一面立。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。亦繞七帀於一面立。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。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。
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。即皆受教衆坐已定。
佛語舍利弗。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。
唯然已見。
汝意云何。
世尊。我睹其為不可思議。非意所圖非度所測。
爾時阿難白佛言。世尊。今所聞香自昔未有。是為何香。
佛告阿難。是彼菩薩毛孔之香。
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。我等毛孔亦出是香。
阿難言。此所從來。
曰。是長者維摩詰從衆香國取佛餘飯。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。
阿難問維摩詰。是香氣住當久如。
維摩詰言。至此飯消。
曰。此飯久如當消。
曰。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。
又阿難。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。得入正位然後乃消。已入正位食此飯者。得心解脫然後乃消。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。至發意乃消。已發意食此飯者。得無生 忍然後乃消。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。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。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。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。
阿難白佛言。未曾有也。世尊。如此香飯能作佛事。
佛言。如是如是。
阿難。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。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。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。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。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。有以飯食而作佛事。有以園林 臺觀而作佛事。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。有以佛身而作佛事。有以虛空而作佛事。衆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。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燄。如是等喻 而作佛事。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。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。
如是阿難。諸佛威儀進止。諸所施為無非佛事。
阿難。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。而諸衆生為之疲勞。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。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。
菩薩入此門者。若見一切淨好佛土。不以為喜不貪不高。若見一切不淨佛土。不以為憂不礙不沒。但於諸佛生清淨心。歡喜恭敬未曾有也。諸佛如來功德平等。為教化衆生故。而現佛土不同。
阿難。汝見諸佛國。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。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。
阿難。諸佛色身威相種性。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。力無所畏不共之法。大慈大悲威儀所行。及其壽命說法教化。成就衆生淨佛國土。具諸佛法。悉皆同等。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。名為多陀阿伽度。名為佛陀。
阿難。若我廣說此三句義。汝以劫壽不能盡受。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衆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。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。
如是阿難。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。智慧辯才不可思議。
阿難白佛言。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。
佛告阿難。勿起退意。所以者何。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。非謂菩薩。
且止阿難。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。一切海淵尚可測量。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。
阿難。汝等捨置菩薩所行。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。一切聲聞辟支佛。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。
爾時衆香世界菩薩來者。合掌白佛言。世尊。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。今自悔責捨離是心。所以者何。諸佛方便不可思議。為度衆生故。隨其所應現佛國異。
唯然世尊。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。
佛告諸菩薩。有盡無盡解脫法門。汝等當學。何謂為盡。謂有為法。何謂無盡。謂無為法。如菩薩者。不盡有為不住無為。
何謂不盡有為。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。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。教化衆生終不厭倦。於四攝法常念順行。護持正法不惜身命。種諸善根無有疲厭。志常安住方便迴 向。求法不懈說法無悋。勤供諸佛。故入生死而無所畏。於諸榮辱心無憂喜。不輕未學敬學如佛。墮煩惱者令發正念。於遠離樂不以為貴。不著己樂慶於彼樂。在諸 禪定如地獄想。於生死中如園觀想。見來求者為善師想。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。見毀戒人起救護想。
諸波羅密為父母想。道品之法為眷屬想。發行善根無有齊限。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。除一切惡淨身口意。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。聞佛無量德 志而不倦。以智慧劍破煩惱賊。出陰入界。荷負衆生永使解脫。以大精進摧伏魔軍。常求無念實相智慧。行少欲知足。而不捨世法。不壞威儀法而能隨俗。起神通慧 引導衆生。
得念總持所聞不忘。善別諸根斷衆生疑。以樂說辯演法無礙。淨十善道受天人福。修四無量開梵天道。勸請說法隨喜讚善。得佛音聲身口意善。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。以大乘教成菩薩僧。心無放逸不失衆善。行如此法。是名菩薩不盡有為。
何謂菩薩不住無為。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。修學無相無作。不以無相無作為證。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。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。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。觀於無我而誨 人不倦。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。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。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。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。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。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衆生。觀於 空無而不捨大悲。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。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。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。修如此法。是名菩薩不住無為。
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。具智慧故不盡有為。大慈悲故不住無為。滿本願故不盡有為。集法藥故不住無為。隨授藥故不盡有為。知衆生病故不住無為。滅衆生病故不盡有為。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。不盡有為不住無為。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。汝等當學。
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。以衆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。散遍三千大千世界。供養於佛及此經法并諸菩薩已。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。釋迦牟尼佛。乃能於此善行方便。
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。